健身房办卡到底能不能退?
浙江大德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 张方圆
夏天到了,健身减肥等进入成效突出时间段,于是“办卡一时爽,办完不去跑”。不论是商家虚假宣传、忽悠卖课,还是未尽服务义务、门店被其他公司收购,消费者的健身退卡之难大概都略有耳闻。那么司法实践中,健身房办卡到底能不能退呢?
案例一:2023年浙江案例
2019年11月27日,原告徐某与被告美日公司签订了编号为001的《入会契约书》,约定原告购买被告美日公司会员,日期为2020年2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原告于同日支付2891元。2021年5月25日,原告与被告美日公司签订了编号为002的《私教课程契约书》,约定原告向被告美日公司购买100节常规课,金额22000元,课程有效期截至2022年5月24日,所有已缴纳之款项不得要求退还、转让,原告于同日支付22000元。后原告尚余91节私教课程未上,因被告旗下门店大部门门店闭店,剩余门店被其他公司收购,被告自2021年12月起无法为原告提供服务。原告徐某提出诉讼请求:判令被告返还原告私教课程费20020元以及入会会员费2891元。
一审法院判决:1、被告浙江美日健身服务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返还原告徐某剩余课程费用20020元;2、被告浙江美日健身服务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返还原告徐某会员费用1251元;3、驳回原告徐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案例二:2023年浙江案例
原告许某在被告普里士公司钱塘区龙湖分店购买了健身卡钻石三年全国通用卡私教课。会籍始自2022年7月1日至2025年7月1日。其间发现私教课程不专业、不认真教课、恶意推销、私教教练未按要求达到上课时长,也没有提供承诺的符合原告的整套饮食规划、课程计划等,期间还换过两次教练。2022年9月19日,因原告认为被告提供的私教课服务不符合合同约定,且造成其受伤,故不愿意继续在该店进行健身,故提出退会申请并要求退款。2022年11月4日,原告通过微信向被告发出限期退款通知书,要求被告于2022年12月12日前退还剩余会费7174元。
被告普里士下沙分公司辩称:不同意退还剩余款项的诉请。双方的服务合同一直履行,被告没有违反合同约定。原告作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既然签订了合同,理应依约履行合同。且私教课程已经履行完毕,没有剩余金额。
一审法院判决:1、原告许某与被告普里士公司签订的《会籍合同》于2023年2月2日解除;2、被告普里士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退还原告许某会员费6500元;3、驳回原告许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案例三:2022年浙江案例
2021年11月19日,原告倪某向被告飞奥公司交纳17500元购买65节私教课程,教练为赵某某。后教练离职,原告多次催要服务协议及收款收据未果,经原告多次催促,被告未退还服务费。故起诉被告退还服务费17500元。
被告飞奥公司辩称,原告因为该教练离职要求退款,但被告公司还有三十多位教练,可以提供其他教练上课,也提供了好的场地和服务。现被告不同意退还服务费,愿意继续履行合同,延长合同有效期。
一审法院判决:被告飞奥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退还倪某私教服务费17500元。
律师建议:
从以上案例不难看出,当一方当事人已经明确表示不再同意继续履行合同,或者案涉门店已闭店或被收购,无法继续履行合同的,案涉合同的目的已经无法实现的,基于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相关的服务合同可以解除。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另外,健身办卡中私教课程是最/常见的,私教课程是学员基于对特定教练自身水平及教学方式的认可而购买,具有较强的协作性、人身专属性,因特定教练离职导致相关会员无法享受原指定教练的私教服务而要求退还服务费的,法院也在实际案例中予以了支持。
其实不止健身房,消费者权益保护还适用于诸多生活消费,例如美容院、理发店、洗衣店、餐厅等,对于消费者充卡退卡均有明确规定。另外浙江省出台的实施办法更加细化明确,消费者如在与商家交涉中协商不成,也可以通过起诉维护合法权益。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
第五十三条 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约定提供。未按照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当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2017修订)
第十条 经营者自营业执照核准登记之日起六个月后,方可发放单用途商业预付凭证(以下简称预付凭证)。预付凭证包括磁条卡、芯片卡、纸券等实体预付卡,或者以密码、串码、图形、生物特征信息、电子数据等为载体的虚拟预付凭证。
企业法人提供的单张记名预付凭证金额不得超过五千元,单张不记名预付凭证金额不得超过一千元;其他经营者对同一消费者提供的记名预付凭证金额不得超过两千元,单张不记名预付凭证金额不得超过五百元。但是,预付款存入第三方支付平台并且凭消费者指令支付的除外。
预付凭证金额超过前款规定的最/高限额的,消费者有权要求退还超过限额部分的款额,经营者不得因此减少或者取消已经承诺的优惠。